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查看: 370|回复: 0

苹果watchOS7那么多宝藏表盘,灵感都从哪来?

[复制链接]

285

主题

285

帖子

8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7
发表于 2021-2-20 0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次的苹果手表的 watchOS 有更新时,作为用户最感兴趣的,就是去看看又上线了哪些新表盘。
所以当 watchOS 7 上线的时候,我也在第一时间把所有新表盘都试了一遍:艺术家、正计时、计时码表专业、GMT、拟我表情、字体排印,美观和实用并存。
也让我不由得好奇,这些表盘似曾相识,苹果制作表盘的灵感都来自哪呢?


在讲述表盘故事之前,得先说说传统手表的基础构成,其分为若干部分:表带(Bands)、表耳(Lugs)、表冠(Crown)、表面(Face)、表圈(Bezel)、表针(Hands)和时符(Markers)。
这几个部分构成了一块表的基本元素,越高端的表部件越多,但再怎么复杂,都离不开以上大框架。
Apple Watch 就是在这基础上,不断变换样式,满足不同人群对智能手表的外貌追求。


故事从 watchOS 7 新加入的几个表盘说起。
计时码表专业
这名字很是拗口,其实可以拆成两部分,计时码表(Chronograph)+ 专业,虽说是新加入的表盘,但计时码表早就存在与 Apple Watch 的表盘选项列表中,新的专业版,新增了一个视距仪的功能,而且表面样式也有所改变。
世界上第一块计时码表,是由法国制表匠人 Louis Moinet 于 1815 年发明制作的,用来观测一些精确到秒的活动,但那时还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呢,这种可以精确计算时间流逝的设备能用在哪些场景下呢?


答案是赛马,所以计时码表也可称作计时马表。
彼时的欧洲贵族,像极了毛利小五郎,对赛马这项运动极其热衷,计时码表的出现,虽然对提升赛事观赏性没有多大帮助,但却引入了数据量化的概念,并让后世的其他运动共享了计时码表所带来的便利性。
后人在这块计时码表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包括百年灵推出了第一块可以同时计算多位参赛者的时间的计时码表;浪琴推出了第一块腕上计时码表机芯。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数码表、机械表还是石英表,都有具有计时码表功能的产品,其中往往是最廉价的数码表拥有最精准的计时效果。
用着计时码表专业表盘的 Apple Watch 便是其中一员。
不过在讲计时码表专业表盘之前,先看一眼计时码表表盘,乍一看,怎么有三个表盘?


外圈显示正常的北京时间(当然是按我所在时区而言),那上下两个小圈又是什么?
为了方便解释,我先把最大的外表圈叫 A 圈,位于中轴上面的圈叫 B 圈,下面的叫 C 圈,既然是计时码表,那么它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来计时,按下右上角的码表图标,开始计时,A 圈最细的那根表针开始转动,其作用便是读秒,B 圈的表针缓缓移动,刻度单位是分钟,从更宏观的视角查看计时的长短,而 C 圈而是显示当前现实时间的秒数,配合 A 圈的时针和分针使用。
在表盘设置中可以选择 A 圈的刻度标识方式,分为 60、30、6 和 3 秒,分别对应不同的计时场景。
60 秒秒针就跑一圈,适合中长跑场景下使用,而 6 秒跑一圈的则更适合组间时长短的活动,如冲刺跑、波比跳等。


我觉得用于平板支撑也很适合,看秒针跑圈的速度更快了,人也会产生一种时间流逝更快的错觉,不自觉就撑过了原本自己无法抵达的时长。
计时码表专业的创新之处在于,加入了视距仪的功能。
进入视距仪表盘后,单点启用该功能,点下绿键后,红色指针开始转动,上面的读数不断缩小,后缀显示的「单位 / 小时」,正是视距仪的灵魂所在。
视距仪的作用是将一个小时分成了 3600 等份(也就是 3600 秒),按照单一活动所使用的时间,推算一小时内该活动的可重复次数。
打个比方:我跑一公里花了 6 分钟,此时上面读数显示 10 单位 / 小时,也就说明我只要保持这一配速,每小时能跑 10 公里。


按照这个方法,还能推算出打字、包饺子、批量修图等活动的效率。
譬如我用 10 秒能包好一个饺子,那么我包饺子的效率便是 360 个 / 小时。
表圈上的时符看似非常复杂,但其实重点是读数和中央的时间。
当我们弄明白它每一区域的作用后,这个表盘足以代替一个计时 app。
GMT 表盘(格林威治表盘)
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这一交通工具很快就成为上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以往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往往需要数天时间,但在飞机诞生之后,路途花费的时间被缩减至几个小时。
出行方式的演变,让天下的生意变得不再难做,越来越多商务人士选择了这种快速便利的出行方式,但短时间内跨越众多时区,往往容易让人晃了神。



图片来源:arun.is
于是 GMT 手表应运而生,其中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劳力士的 GMT Master 系列,它可以显示两个时区的时间。



图为劳力士 Oyster Perpetual GMT MasterII
出差时,看一眼就能同时弄清两地时间。
Apple Watch 的 GMT 表盘很明显便是借鉴了劳力士 GMT Master 的设计风格。
表面有两个表圈,内圈显示的是当前地区的时间,点一下屏幕,进入第二时区的选择界面,旋转表冠以选择不同时区的城市。


当我点选了纽约市之后,此时外圈显示的便是第二时区的时间,红色指针指的是小时,长的分针共同显示两个时间的分钟。外圈红色部分意味着白天时间,蓝色指黑夜时间。
所以如图中所示,我所处地区当前时间是晚上 9 点 09 分,此时纽约则是早上 8 点 09 分。而橙色数字是指日期。
正中的第二时区地区名,在中文系统语言下,至多只能显示两个字的城市名,若换成墨西哥城,就只能显示它的英文缩写 MC(Mexico City)。
正计时表盘
跟前面的计时码表一样,正计时表盘也是一个用于计时的表盘,但它的用法简单得多,而且相当直观。
它的原型大概是宝珀 Fifty Fathoms 系列,后者作为第一款现代潜水腕表于 1953 被正式推出,它通过旋转刻度表圈的方式,实现在传统腕表上从 0 开始以分钟为单位计数。
Apple Watch 当然也借用了这一理念。
点按表盘,红色倒三角标记自动移至分针处,按下「开始」后,三角标记依旧停留在刚才分针位置,此时只要观察分针移动的刻度,便可快速判断计时后所度过的时间,单位为分。


而 Apple Watch 多亏了自身数码表的属性,中央还能显示颗粒度更细致的时间,计时精确到毫秒之间。
艺术家表盘
这是本期内容中,讲述的最后一个 watchOS 7 新表盘,不同于前三个表盘,这个表盘功能非常简单,只能显示当前时间。
不过这个表盘更注重为用户传递美感。
极简的色彩剪贴组合成一张又一张画像,人脸的眼睛被数字时间所替代,用户只能通过嘴唇去观察这副表情的喜怒哀乐。


每点一次屏幕,表盘中的画像都会通过算法自动变换,呈现出上百万种组合。


Geoff McFetridge 作为这套表盘的设计者,他的履历可谓是极其精彩。
其实这次表盘联名,已是苹果与 McFetridge 的第二次合作,之前 WWDC2017 的海报也是出自他之手。
他还完成了电影《Her》中人工智能系统的界面设计,也就是斯嘉丽所配音的那个 OS 界面。在那部电影中,他没有沿用他所擅长的涂鸦风格化语言,而是为观众打造了一套轻盈且未来感十足的界面,也说明了他的艺术造诣之高,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固定领域里。



图片来源:电影《Her》
不过在与苹果的二次合作时,McFetridge 还是选择了他擅长的涂鸦画风格,配合全新的编织单圈表带,风格更加鲜明。
小结
若你追随 Apple Watch 表盘的进化之路,一直走过,便会发现如今的苹果,对于 Apple Watch 表盘该如何设计,已经有一套较成熟的配方,可轻松做到实用性和颜值兼修。
无论是官方表盘,抑或第三方 app 的专用表盘,都比以往更加凸显了「实用」二字的重要。


元素繁多,却不杂乱。
表盘信息足够丰富,以至于我在表盘中就能看尽所有我需要的信息:手表电量、健身记录、心率、天气 / 温度、倒计时、环境音量等等,抬腕即可见。
以至于近些年我能明显感觉到,我使用 Apple Watch 中 app 的频率变得越来越低,这与 Apple Watch 自身定位有所变化不无关系。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后,不瞒你说,我又开始期待 watchOS 8 的表盘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71邕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