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庆龄三姐妹曾指定这家做旗袍,直到今天仍是叫得响的“老字号”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270

帖子

8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6-25 12: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及 " 海派旗袍 ",总能触发起与上海城市文化相关的联想。穿上旗袍的女人仪态优雅,旗袍将中国女性的古典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今,由旗袍改良而来的服装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 海派旗袍 " 与上海 " 老字号 " 鸿翔密不可分,直到现在,服装行业许多人仍公认 " 鸿翔 " 是海派旗袍的始创者。" 海派旗袍 " 的往事就从鸿翔的故事说起。
为宋氏姐妹做旗袍
旗袍,最早流行于辛亥革命时期。那时女学生为了穿着方便,将满人的旗装简化而成,在当时被称为 " 改良旗袍 ",款式比较简单。
现代旗袍出现后,应运而生了一些生产经营旗袍的服装店铺和改良旗袍的设计师,使得旗袍服饰空前发展。在旗袍工艺上改良最多,对社会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鸿翔时装公司和其创始人金鸿翔、金仪翔兄弟。金鸿翔之子、94 岁的金泰康向记者讲述了鸿翔公司与海派旗袍之间的渊源。


鸿翔定制的旗袍以及蔡元培题写的 " 国货津梁 " 匾额。
鸿翔创办之前,金鸿翔就凭借出色的手艺为宋庆龄等宋氏三姐妹做过服装。1912 年,18 岁的金鸿翔结束学徒生涯,前往俄国海参崴打工。一战爆发后,他回到上海。回国后,起初在一些外国领事馆和外国商人家中,拎着包裹为他们的女眷做服装,上层华人公馆里的太太、小姐们也都找他做衣服。金鸿翔由此认识了宋氏三姐妹和她们的母亲倪桂珍。" 倪桂珍和我父亲都是川沙人,我父亲设计的服装款式都是中西式结合,她们很喜欢。此后我父亲一直为宋家做衣裳。" 金泰康说。
1917 年,金鸿翔和朋友一起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租房子,开了间成衣铺,招揽到更多以国人为主的顾客。金鸿翔出国见过世面,学过西式裁缝,做了许多外国人的 " 跑路衣、连衣裙、礼服 ",比较熟悉女性心理,于是将女装作为发展重点。


1934 年,宋庆龄给鸿翔公司的亲笔题词。
金泰康说,此后十几年间,金氏兄弟对旗袍的操作工艺作了创新,将中西款式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旗袍笔直笼统,款式单一,我父亲在裁剪上把西式‘开省、打裥、装袖’等技术融合进来,旗袍穿在女性身上更贴身,更能展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 另外,金鸿翔将中式服装 " 镶、嵌、滚、包 " 等传统工艺用到旗袍装饰上,并且在丝绸旗袍上绣花,绣的不是传统旗装上的图案花纹,而是苏绣里的花卉禽鸟,使得旗袍更加华丽。
鸿翔旗袍亮相芝加哥世博会
" 旗袍制作手工活特别多,我父亲后面改做女式西装和时装。" 金泰康说,1945 年,他到鸿翔公司工作时,鸿翔停止经营旗袍已有十多年,改而经营女式大衣。


电影明星周璇穿着旗袍留影。
金鸿翔对过去数十年经营旗袍的事,只字不提。所以在此之前,金泰康对鸿翔与旗袍的情况,知之不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黄浦区编写地方志,金泰康被指定为鸿翔公司撰写店史。
他在市档案馆等处查阅历史资料时,看到一本 1934 年专为鸿翔公司发行的《社会晚报特刊》,上面登载了宋庆龄和蔡元培为鸿翔的题词,以及那时鸿翔公司在百乐门大饭店举行的时装表演等内容,里面有一些明星、名媛们穿着鸿翔旗袍的照片。电影明星胡蝶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她的衣服是在鸿翔做的,她结婚时鸿翔送了一件绣有 100 只蝴蝶的结婚礼服,并为伴娘袁美云、顾兰君等定做了礼服,还拍了照片分发给鸿翔门市上的顾客。


20 世纪 30 年代的鸿翔公司东号。
金泰康说,1985 年出版的《经济参考》题为《女服之王———鸿翔时装公司》整版报道,里面有一节提道:1933 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举办时,金鸿翔听到他的朋友、中国参展的筹办人之一缪凯伯说,世界各国都有服装参加展出,唯独中国没有。金鸿翔灵机一动,就由鸿翔公司做了 6 件绣花旗袍,托缪凯伯带去参展,结果获得大会银质奖。
" 既为国家争光,也使得鸿翔闻名遐迩。" 金泰康说,鸿翔选送的旗袍之所以能在世博会上获得奖项,恐怕和其精致的做工密不可分," 鸿翔服装对细节精益求精,规定每一寸必须缝 12 针,多一针、少一针都不行,对如何剪裁、熨烫都有严格要求,鸿翔制作的衣服必须穿 20 年不磨损、不变形。"
" 老字号 " 为普通民众服务
旗袍的命运一度有所起伏。有一个时期,旗袍、西装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连呢绒大衣也因价格昂贵而少有人问津。


20 世纪 30 年代鸿翔的时装表演。
金泰康说,20 世纪 70 年代市面上曾经供应的 " 家庭裁剪服装纸样 " 中,有两用衫、西裤、中山装、罩衫等二三十种款式,唯独没有西装和旗袍这两个品种。所有的服装店统统改为经营棉布面料的两用衫、人民装、裤子、裙子等。他说,当时,鸿翔公司在经营上遇到困难。鸿翔过去经营的是呢绒、皮毛大衣,而新中国刚成立,国家提倡节约,原先的顾客有的已出国,有的不敢张扬消费,导致大衣销售不畅,营业额一落千丈,一些服装店只好歇业。
" 国家不希望鸿翔这样一家名店就此停业,员工也决心克服困难、共渡难关,所谓‘穷则变’。" 他说,鸿翔在困境中进行了三项改革:服务对象由中上阶层转向人民大众,经营品种由大衣转向两用衫、裤子等普通商品,服装面料由呢绒、皮毛转为棉布、化纤。他认为,变革以后,收益虽然不多,但是鸿翔对当时节约社会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却意义深远,昔日精品在经历时代变革之后走近寻常百姓。


鸿翔公司的女装展示。
金泰康说,改革开放以后,海外华侨回国探亲游览者众多,有些人出于慕名或怀旧,想在国内定做旗袍,指名鸿翔做。" 那段时间,常有熟人问我有关做旗袍的事情,但是像鸿翔等一些大型时装店,已有几十年没做旗袍,技术和人才都已流失,不可能另起炉灶承接旗袍生意。" 他将这些客人介绍给还在做旗袍的龙凤等服装商店。
旗袍工艺列入国家非遗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旗袍回归公众视野。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一些国际会议、博览会中,旗袍作为礼仪服装亮相。2011 年 5 月,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 年 11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 22 届 APEC 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在沪开幕的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的旗袍体验区颇受欢迎。新华社 发。
金泰康说,我们的国情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审美观念加强,都为旗袍的重新登场创造了条件。他告诉记者,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电视台拍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剧中的人物、服装店老板若男的原型就是金鸿翔。他们同样是服装学徒出身,若男在成衣铺做学徒时,开始学做的就是旗袍,后来又都以开设服装店致富。剧中演员李羚、曹翠芬等也都到鸿翔体验过生活。


《上海一家人》剧照。
诞生于 20 世纪初的海派旗袍是极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服饰。2018 年 8 月,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将珍藏的 338 件海派旗袍和相关饰品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为文博界的一段佳话。专业人士认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映射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性格,旗袍正好提供了观察的视角,从中可以看出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显露出现代城市文明的开放和个性,同时保留了传统中国的风骨和韵致。


" 上海印象海派文化庙会 " 通过仿古建筑、声光留影、上海老百货、文化展墙等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海派文化。 邵剑平 摄
娓娓道来的老上海故事与回忆,都留存在旗袍发展的历程中。而经历了百年之久的旗袍,透过岁月的变迁,仍然保留了浓厚的东方韵味。
(文内照片除注明外,均由金泰康和上海档案馆提供)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彭薇 文字编辑:彭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71邕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